CPC、CPA、CPM,可以說是目前最常見的廣告計費模式了。大家平常在知乎、頭條、百度、騰訊等各類平臺投放廣告,基本都離不開這幾種廣告計費方式。
對于廣告主來說,只要你想投放廣告,你都必須要先了解這幾種計費方式,既能清楚廣告消耗情況,也能根據自己推廣目的來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計費方式。
今天就給大家一一解答下,花費3分鐘認真看完,你肯定就能基本理解了。
另外,針對廣告投放,我們花了大半年整理了近3G關于市面上比較全主流廣告媒體、廣告文案、素材優化,各行業營銷分析、互聯網廣告書籍、平臺各種工具使用手冊等廣告投放必備資料(每個月都會不斷持續更新)。
一、 CPC點擊計費
1、CPC計費定義
CPC是指點擊計費,按照每次廣告點擊的價格計費。例如某個廣告單次點擊價格為0.5元,則CPC=0.5。
CPC計費最早產生于搜索廣告,如關鍵詞廣告一般采用這種定價模式,比較典型的有Google的AdSenseforContent、百度聯盟的百度競價廣告以及淘寶的直通車廣告。現在則是多運用在效果類廣告上。
2、CPC出價原理
CPC是競價廣告的模式,出價越高排名越靠前,但可設置每次最高點擊的出價,稱為“最高每次點擊費用”,表明這是你愿意為廣告點擊支付的最高金額。
例如你愿意支付0.5元讓用戶訪問你的網站,那么可以將0.5元設置為點擊出價的最高限額。當有一個人閱讀了廣告并且點擊它時,你最多需要支付廣告費用為0.5元。當然如果他們不點擊,則你無需知乎任何費用。
當然現在很多廣告平臺都可以設置出價調價或者使用智能點擊付費,當競爭激烈時為了擊敗競爭對手,可自動提高出價,當競爭不激烈時會自動降低出價。
3、CPC計算公式
CPC總廣告費=競價*點擊次數
例如你設置廣告出價為0.3元,如果500人看到了廣告,其中100人進行點擊,那么你只需要為這100次點擊付費,應該支付費用為0.3*100=30元。
在CPC的收費模式下,不管廣告展現了多少次,只要不產生點擊,廣告主是不用付費的。只有產生了點擊,廣告主才按點擊數量進行付費。但CPC也存在弊端,一是競價原因廣告費用逐年增高,二是存在無法避免惡意點擊。
舉例說明:
例如某教育企業選擇CPC競價投放,購買了“學歷提升”這個關鍵詞,而用戶A在百度搜索“學歷提升機構”時短語匹配到了該關鍵詞,這時候廣告會展示給用戶A,如果用戶A是同行競爭對手,而非潛在目標用戶。當用戶A點擊了這條推廣信息,那么這個廣告費其實就是白白浪費了。
總結來說,CPC計費方式優勢可通過用戶點擊率、轉化率、跳出率,分析用戶的潛在需求然后總結不足,再進行優化提高轉化率。還可按照消費者的年齡、性別、區域、需求等定向投放,從而來降低成本。
劣勢是存在惡意點擊,而且站在媒體角度只要廣告被點擊了,就會收你錢,至于每個流量背后用戶的意圖,最終有沒有實際轉化,這個他們是不衡量的,當然目前媒體方也有一些相應的手段來排除這些無效點擊。
二、CPA行動計費
1、CPA計費定義
CPA是按行動付費,一種按照廣告投放實際效果計費的方式。
這里的行動不是固定,通常可以指問卷、表單、咨詢、電話、注冊、下載、加入購物車、下單等用戶實際行動,這個一般在投放廣告前可與媒體或者代理商約定好,只有在用戶發生約定好的行動時,才會收取廣告費用。
CPA總廣告費=出價*行動次數
例如投放下載類CPA廣告,你選擇20元作為每次轉化費用,只要有一個用戶點擊了廣告并進行了下載操作,那么你就要支付20元廣告費,則每次CPA價格為20元。
在CPA計費模式下,廣告主可以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,因為CPA可直接與實際轉化聯系在一起,例如你要求轉化目標是下單購買,那么廣告單純被展示或者被點擊,都不用支付費用,對廣告主而言是有利的。
只要保證轉化行為帶來的收入>CPA出價(如在游戲里,付費用戶人均付費30元>CPA出價20元),就能保證ROI>1,從而就有利潤可賺。
2、CPA廣告特征
優勢:降低了風險因素,不用為廣告展示和點擊等無實質性的行動付費。如果沒有獲得預期廣告結果,還可以將該筆預算重新投入到高ROI的廣告系列,不會白白造成廣告預算的浪費。
劣勢:并非每個媒體或者服務商都接受CPA廣告模式,因為CPA廣告的最終效果其實不可控,而且有時不一定是媒體的流量不好,還可能是著陸頁的質量原因,所以媒體其實是不太認可CPA方式。
三、CPM展示計費
1、CPM計費定義
CPM是按照展示計費,廣告每展現給一千個人所需花費的成本,所以又叫千人展現成本。例如某個廣告位千次曝光的價格為10元,則CPM=10。
目前在很多平臺CPM都是最主流的計費方式,按此付費的廣告大多以品牌展示、產品發布為主,因為品牌廣告目標是較長時間內的回報,很難通過短期數據反饋直接計算點擊價值。
比如:微信朋友圈廣告,曝光效果通常比較好。
一般情況下,網絡廣告中,視頻貼片、門戶banner等非常優質的廣告位通常采用CPM收費模式。CPM也是頭條/抖音常見的廣告計費方式,按照每千次展現購買,一般為4元左右。
CPM=總消費/曝光量*1000
例如某企業廣告曝光量是500萬,總廣告價格為10000元,那么千人曝光成本為5元。
CPC計費模式就是以廣告每展示1000次作為單位收取廣告費用。通常是廣告投放過程中,平均每一千人分別聽到或者看到某廣告一次一共需要的廣告成本。
2、CPM廣告特征
優勢:只為可見的廣告展示次數付費,只看展現量,按展現量收費,不管點擊、下載、注冊其他什么的,廣告覆蓋廣、曝光量大、費用低。這種計費適合品宣類廣告,還能給有一定流量的網站、博客帶來穩定的收入。
劣勢:廣告精準度相對會低一些,對廣告創意要求更高。同時也需要承擔一定風險,因為不容易對流量進行監控,且單純的廣告展示是否能帶來相應的收益,是由廣告主來估計和控制其中風險的。另外廣告放置的位置不同,關注率也不同,卻得付相同的價格,很容易造成浪費。
四、三種計費方式區別
1、CPM在第一步收取廣告費用,即只需要將廣告對受眾進行了展示,廣告主就要付費。
2、CPC收取第二步費用,即當用戶看到廣告后并發生點擊行為后,廣告主就要付費。
3、CPA收取第三步費用,即用戶廣告后點擊了廣告,通過進一步了解活動情況后完成某些特定行為,如填表、注冊、下載、購買等,廣告主就要付費。
CPM、CPC、CPA三者之間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,因為廣告投放過程中,先要展示,再有點擊,最后才有轉化,相對應的CPM、CPC、CPA的價格也逐漸提升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推廣目的來選擇合適計費模式,如品牌類廣告可以選擇CPM計費,效果類廣告可以選擇CPC、CPA計費。
五、其他相關計費方式
1、CPT
按時長付費,是一種以時間來計費的廣告,國內很多的網站都是按照“一個星期多少錢”這種固定收費模式來收費。特點是按用戶使用時長或使用周期計費,可以從根本上杜絕刷流量、激活作弊,是最真實的、有效的營銷方式之一。
2、CPS
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計算廣告費用的廣告,即根據每個訂單/每次交易來收費的方式。就像淘寶客,推廣賺取傭金。
3、eCPM
即每展示一千次廣告,能賺多少錢,即千次廣告展示帶來的收入。eCPM是一個競價的值,可以根據廣告主的獲客需要調整出價,代表千次廣告展示所需要的成本。然而,eCPM越高,排名就越高,能獲得更多曝光機會。
文章標簽: CPC CPA CPM